當前,水資源緊缺已成為許多國家與地區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作為第二大水資源的城市雨水已越發被重視,各式各樣的雨水收集系統被廣泛推廣。那么大量建設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是否會破壞大自然的水循環呢?
在自然界,水通過蒸發和植物蒸騰、輸送、凝結降水、下滲和徑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等環節,在各種水體之間進行著連續不斷的運動,這種運動過程稱為水循環。 由于水循環的存在,人類賴以生存的水得到不斷更新,成為一種可重復利用的再生性資源;另一方面,水循環也使各個地區的氣溫、空氣濕度等不斷得到調整,有效避免了極端氣候現象的出現。 隨著城市化的建設,現在越來越多的道路是水泥、柏油等不透水的道路。城市道路硬化對水循環的影響比較大,城市道路硬化之后,下滲水減少,都通過下水道集中到了河流里,造成地表徑流增多,地下徑流減少。
而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主要是為了收集屋面、路面的雨水,雨水收集系統收集的雨水,一部分直接回滲以補充地下水,另一部分經消毒過濾后用于其他用途。這樣既能防止雨水蓄積在地面變成污水,又能達到節約自來水的目的。
我們知道世界很多地區都建設有風力發電的工程,其實就是收集風能用于發電。 風力發電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環保,*低碳,*經濟的能源,風力發電沒有燃料問題,也不會產生輻射或空氣污染,是一種特別好的發電方式。
但大規模建設風力發電工程對生態環境是有危害的。 風能是一種清潔能源,它有著凈化大氣的作用。風能是霧霾*大的克星。霧霾天氣只要遇到風力,就會天晴霧散。風速是氣象的重要元素,風力發電的發展,致使風速減慢,風力減少,必然造成霧霾集聚不散,使霧霾的天氣越來越嚴重。造成大氣的污染越來越嚴重。風速的減慢,一方面使世界變得“風平浪靜”,另一方面使的大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灰塵粉塵、霧霾等得到集聚而不能擴散,造成大氣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收集利用雨水與風能發電不同,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可以防止城市道路硬化造成的下滲水減少,而且通過雨水收集系統收集的雨水,*終會被排放到自然中去,參與大自然的水循環。所以合理收集利用雨水,不僅能起到節約用水的作用,而且收集后的雨水可通過下滲作用補充地下水,減少城市用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