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的推廣,各地開始計劃興建多種多樣的雨水收集工程,但是小區開發商、業主對此應者寥寥。概因雨水收集工程并不能帶來直接效益,后期開發商還要承擔雨水收集系統的運行、維護費用。那么雨水收集系統成本究竟幾何,又能產生哪些綜合效益呢?
雨水收集系統成本:
雨水收集系統的成本主要包括工程圖紙設計費用,雨水收集設備購買、運輸、安裝費用,以及其他規費、稅費等。 工程圖紙設計主要由雨水收集公司按照業主或施工方的要求設計工程方案、確定施工具體位置。雨水收集公司根據業主收集雨水的主要用途設計雨水收集方案,如對水質要求較高則要增加相應的工程與雨水收集設備。雨水收集系統的安裝位置也影響工程造價,如果安裝在地下室等位置,因為會增加施工成本所以雨水收集工程的成本要高些。 雨水收集設備主要包括棄流過濾設備、反沖洗裝置、后期消毒過濾設備。根據雨水回用的不同用途增加相應的雨水收集設備。 這些設備的成本也影響著整個雨水收集工程的成本。
雨水收集系統效益價值計算:
1、水價(部分)直觀反映本城市對水的稀缺程度,影響工程價值的直接體現。 在計算直接經濟效益時,可使用如下計算模式:(自來水價/噸)*(本地均年降雨總量)*(收集面積千平米)*30年,在水價取值時分析近5~10年漲價幅度,估算未來30年均價。
2、排污減少價值有兩種計算模式,未建雨水污水分流排放設施地區計算方式與水價替代方式相同,(本地污水處理費噸價格)*(年均可利用總量)*30年??紤]到污水處理費用征收為新建制度,上漲價格均值替代雨水處理相對污水簡單的費用。已建雨水分流設施的計入市政建設費。
3、防洪價值計算雨水收集面積內所產生的總營業額*本地防洪費率(一般按12%)*30年*收集雨水所占降雨總量百分比。
4、市政建設費減少值計算收集面積平米*本地降水量*(市政建設費每平米價格*給排水工程造價比例)*收集水量占總用水量百分比。
5、地面沉降按類比計算(長江三角地區年GDP=71794億,地面沉降損失3150億,一年GDP的4.4%,均損失比例為0.22%)收集面積年營業總額*0.22%。(未計營業增長)
6、工程30年后殘余價值(國家規定為4%,若構筑物為可回收按實際價值)(依固系統為100%可循環利用材質) 雨水收集系統效益價值為上述所有總額相加。